这后仰跳投,当年是真的帅,多少人模仿?现在呢,又有人翻出来说他命中率不行,就好像这技术一无是处一样,真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。
你说这得看啥时候,看啥情况吧。科比当年那会儿,联盟整体的得分方式,跟现在能一样吗?那时候的防守强度,对持球人的那种“允许”程度,也跟现在差太远了。他靠着那手绝活,在那么多防守下得分,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。
还记得 2008 年那会儿吗,他场均接近 28 分,对手防他有多狠?那种一对一的防守,你以为是随便就能拿捏的?他用后仰把那些防守者甩在身后,那画面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力量。而且,那时候的比赛数据,像 2005-2006 赛季,他一个人能拿下 35.4 分,你想想,在那种防守环境下,你光靠命中率说话,能达到这种程度吗?那可是整个赛季,平均每一场的数据。
可问题是,他真的只会后仰吗?想想当年他跟奥尼尔拆伙后,自己带队的那几场比赛,尤其是 2005-2006 赛季,他对球队的贡献,绝对不只是得分。球队需要他的时候,他能站出来;大家状态都不好的时候,他能组织。你别光盯着那些“不进”的球,也看看那些“进”了的球,有多少是靠着他的技术和意志力硬生生拿下来的。
后来呢?他自己也说了,也越来越明白,比赛不光是单打独斗。数据不会说谎,看看他后面几年的助攻数,虽然不是联盟顶尖,但比他年轻的时候,肯定是要往上走的。他会找空位的队友,会制造犯规去罚球。这些都是战术,都是智慧。
就像 2010 年总决赛,他对阵凯尔特人,那个系列赛他多少次在双人包夹下把球传出来,找到外面的队友?他不是那种只会单干的球员,他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,把单干这个最有效的武器发挥到了极致。
而且,篮球比赛看的是什么?是胜利。科比为了胜利,他能进化,他能改变。他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球员。如果你只揪着他某项技术的数据,而不去看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进步和对比赛的影响,那太片面了。
他自己也说过,他看过很多比赛,学习了很多东西。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出手,什么时候该把球传出去,什么时候该去冲击篮筐制造犯规。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篮球运动员该具备的素质,他都有。
我们现在看比赛,很多年轻球员,就是因为太过于追求某种“帅”或者“酷”,结果就丢了篮球最根本的东西,比如团队配合,比如阅读比赛的能力。科比在这方面,至少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,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。
你想想,他那些年,多少次在关键时刻,不只是自己投篮,而是找到那个最合理的位置,把球传给队友,让队友完成进攻?这背后,是他对比赛的理解,是他对胜利的渴望,是他知道,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他早就在用他的方式,证明“后仰”只是他众多武器中的一个,而且他还知道怎么用好其他的武器。只是有些人,就喜欢把某个标签贴在人身上,然后就再也不去关注其他的了,多没意思。
所以,下次再有人拿科比的命中率说事,你就问问他,那他是不是也看到了科比的传球,看到了他如何带领球队一次次走到总决赛?看到了他如何从一个得分机器,变成一个更全面的领袖?
这比赛,看的是过程,是变化,是最终的结果。你光盯着一个点,是不是有点太“钻牛角尖”了?
那些年,他就是靠着后仰在得分,赢得了尊重。可后来的他,也靠着智慧和传球,继续赢得了胜利。难道这两者,不都值得我们去看,去品味吗?
你觉得呢,一个人,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,能有不同的成长和转变,这本身,不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“命中率”吗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比较好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